原标题:
提问:我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,也是跟很多高校合作,我们跟厦门大学有合作,每年支付给厦门大学一定的研发费用,他们跟我们一块做这个事情,他们很多博士生都是在我们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工作的。同时我们在企业的经营中也发现,我们自己的,特别是我个人经营能力,还有我的知识结构,包括学历什么都已经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。刚好趁这个机会,我想问一下教育部的荆部长,我们创业人员想再回到大学回炉学习,有没有什么支持政策?
回答:教育系统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,是我们一方针和政策。在近几年以来,尤其是中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的时代要求下,应该说我们集成了教育系统各个方面的资源,江苏省教育厅的洪厅长也在,我们支持大学生创业创新,从教育教学方式上,我们是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,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,提高他们的能力,这些方面我们出台了很多的政策,大家可以上我们有关的网站,以及我们发的一些小册子上来看。第二个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,比如我们要求学校的各类实验室,各种工程中心,各种教学设备,向创新创业的学生开放。第三,在教育教学的管理上,比如我们刚才大伟提到的,我们的一些休学创业的政策,创新创业算学分等等一些方式方法上,我们会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。
当然,在教育服务上,我们教育部门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,比如我们大学生创业存在的缺资金,缺经验,缺场地,缺机会等等问题,我们也根据我们青年大学生的需要,出台了很多这方面的扶持措施,比如在资金方面,我们要求学校,要建立自己的创新创业的资金,同时,我们吸引,积极吸引社会的创投、风投、天使包括各类,我们企业的赞助等等,我们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。我们最新统计了一下,2015年,我们高校自己设立的资金超过了10亿元,吸引社会资金也超过了10亿元,这个双10亿,用来支持我们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。在场地方面,我们现在各个学校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大学生的创业基地,和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场所。同时,我们很多高校利用大学科技园,单独拿出一块地方来孵化我们大学生创业的项目,在创业的服务方面,我们同时各个学校都建立了创业就业的,就业指导服务中心,通过向政策解读,通过项目的对接,通过产权的交易等等,来提供一系列的系列化的服务。
2015年,我们还着力做了另一项工作,吸引社会上的著名的企业家、投资人,包括我们在座的很多创业成功人士,做我们的创业导师,通过教育其一对一的辅导,解决我们大学生缺经验,缺资金的问题,提高他们创新创业的能力。当然大伟提到的创业的学生,经过一段创业时间的积累,能不能再回到学校,其实高等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,我们非常欢迎,我们有创新创业经验,有创新创业技能,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,到学校来创新学习,创新深造,不然这样的结果就像刚才大伟提到的,拿到一个学位或者拿到一个学历。这些方面,我想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政策,因为这是学校内部的事情。我想大伟刚才也谈到了,他是一个北京学校毕业的,有这方面的想法,可以跟你相关的学校来联系,同时你做的离子膜的问题,我想化工大学包括上海交大都有这方面的研究,你既然是一个这方面非常杰出的创新人才,我想学校对你们是欢迎的。
刚才我在跟苏州银行徐挺行长交流的时候,我也说,看到了我们大学生激情,看到了他们的睿智,也看到了银行业的未来,因为我们徐挺行长,给我们一些支持,大学生回报我们银行业的将是源源不断的创意。